“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个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白人的利益 | B.黑人的利益 | C.穷人的利益 | D.议员的利益 |
下图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曲线图,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①在近代中国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
B.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
C.④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
D.①②③⑤都束缚阻碍了④的发展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解读中,错误的是
A.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 |
B.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
C.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
D.中国式道路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明朝时期,在文学作品“三言二拍”中,商人出现频率很高、多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且重视商业描写、商人多以拼搏形象示人。这主要反映出
A.社会商品经济的活跃 |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 D.商人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
《春秋决狱比》中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官府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但董仲舒根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孝治天下、儒家独尊 | B.原心定罪、以礼入法 |
C.德主刑辅、以人为本 | D.纲常为主、刑法为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