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在他的著作《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方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
B.列强侵略不断扩大,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成为商品化的受益者 |
D.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加快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步伐 |
魏晋南北朝时,农耕生产方式向北方边地扩展,由此得到开发的地区是
①关中地区②河套地区③河西走廊④辽东地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是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①南方的主食是稻米,兼食粟和麦,北方盛行面食②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盛行③南方士大夫盛行宽衣博带,北方盛行胡服④南方流行穿屐和芒屩,北方多兴穿靴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文物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是
A.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 B.曾侯乙编钟 |
C.秦始皇陵兵马俑 | D.东汉说唱俑 |
两汉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从外国流入中国的物品以奢侈品为主,这最能说明的是
A.汉代社会经济发达、重视经济交流 |
B.中国受自然条件限制缺乏某些产品 |
C.汉朝统治者奢侈腐化 |
D.汉朝在对外贸易中不以经济为目的 |
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 B.盖棉被、穿绸衣
C.放鞭炮、听说书 C.抽烟卷、烤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