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协调与平衡原理 | B.物种多样性原理 |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D.整体性原理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有葡萄糖 |
B.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
C.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
D.细胞膜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
如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是竞争关系,T3时甲被淘汰 |
B.甲和乙是捕食关系,T3时甲被淘汰 |
C.T1-T2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图,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感冒鼻塞时,③中氧气减少 |
B.正常时,不应该有⑥过程 |
C.腹泻时,通过⑦获得的水分减少 |
D.糖尿病时,葡萄糖不能通过⑧重吸收 |
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A.①:AABb②:AAABBb③:ABCD④:A |
B.①:Aabb②:AaBbCc③:AAAaBBbb④:AB |
C.①:AaBb②:AaaBbb③:AAaaBBbb④:Ab |
D.①:AABB②:AaBbCc③:AaBbCcDd④:ABCD |
雷(P.M.Ray)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如将切段转入pH7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的伸长停止;若再转入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重新表现出伸长。基于上述结果,雷和克莱兰于1970年提出了生长素作用机理的酸生长理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 |
B.生长素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将H+通过协助扩散运出细胞 |
C.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 |
D.应用生长素处理切段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