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以钢为纲,把树砍光”,这是对20世纪50年代某项经济建设活动的诙谐描述。其主要影响是
①自然环境遭受破坏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③民众生活水平下降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
| A.和平建国,民主联合 |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西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民国初年流行起来。这表明西服的流行是因为
| A.生活方式的变化 | B.自由思想的传入 |
| C.西方文化的入侵 | D.政治人物的倡导 |
下列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
| A |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记载,一位老人用牛车拉炭去长安,在“市南门外”休息 |
晚唐时期,坊市制度已崩溃 |
| B |
清前期,对外实行一口通商的政策 |
中外贸易日益萎缩 |
| C |
为便于戴军帽和打仗,清末部分新军士兵剪掉了发辫 |
剪发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
| D |
1941年,日本因陆军兵力受困于中国而放弃进攻苏联 |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下列语句,出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是
| A.“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 |
| B.“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所创” |
| C.“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 D.“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