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A.![]() |
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 C.反对霸权主义 | D.推行不结盟政策 |
1881年12月的《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从此段史料中不可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近代中国最早在上海出现了有线电报 |
B.近代中国最早的有线电报是由外国人创办的 |
C.中国最初自己架设电线时需要外国人资金上的帮助 |
D.中国最初自己架设电线时需要外国人技术上的支持 |
歌手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与歌词中的描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 B.《申报》刊登上演国产电影的广告 |
C.公司职员坐电车或骑自行车上班 | D.林小姐边喝咖啡边欣赏当地电视节目 |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观念的影响 | B.政治制度的变革 |
C.领袖的个人决策 | D.底层民众的呼声 |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 B.洋货倾销中国 |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