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重大工程建设 B.人口分布不均
C.户籍制度的改变 D.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该城市

A.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东风
B.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西南风
C.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乙
D.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甲

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D.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雁行形态说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读产业结构的雁行形态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市场),请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也呈现了雁行形态。该地区的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生产规模大 B.劳动力成本低
C.技术、管理水平高 D.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下列最容易实现雁行形态发展序列的工业部门是()

A.纺织工业 B.微电子工业
C.汽车工业 D.大飞机制造工业

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n/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江南丘陵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巴西高原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B.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D.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下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 B.地势北高南低
C.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