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l)图中      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
(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      产业向      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城市      不断扩大。
(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      、水平      
(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      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已知a点所在经线为30oW。读图完成(1)~(5)题。(9分)

(1)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时。
(3)图示这一天,a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__小时,f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__小时。
(4)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如图所示,d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_方向, 从a点到e点的最近路线的行进方向是_________。(3分)

图A和图B分别是甲岛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和乙岛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岛面积较大的是岛;(1分)图B中a、b两小岛之间最短距离约为千米。(2分)
(2)图A中所示的甲岛20℃等温线弯曲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1分)
(3)根据图B中信息,描述乙岛地形特征。
(4)甲、乙两岛7月都盛行相同方向的风向,但成因不同,乙岛此风形成原因是:

(5)试分析甲岛东侧气候类型的成因。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图中的比例尺是1∶2 000 00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能会形成冲积扇平原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请根据图中等高线与等潜水位线的特征,分别说明甲、乙两处的河流特征。
(3)判断图中A区地形,并说明其在防洪方面的作用。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α=75.5°,斜线为晨昏线一部分,且北京昼长夜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据此判断回答。(如图为西半球)

(1)图中A点地方时是_______,北京时间(东八区)是______。(2分)
(2)如果北京时间是星期五,则在全球星期五的经度范围是向东到。(时区内日期相同)(2分)
(3)这一天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且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____(增加、减小)。(2分)
(4)这一天北极圈上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2分)
(5)在下面的南北半球图上画出晨昏线,并在夜半球上用斜线画上阴影。(先判断各经线经度)(4分)

(14分)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2)比较C、D两地年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3)从C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