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权利,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一《独立宣育》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从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舍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1787年宪法
材料三: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了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
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为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请回答:
(1)《独立宣言》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如何?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同独立宣言相比,有何保守性?
(3)你认为克林顿和中国小女孩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差异?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达尔文推翻了哪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四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等科学成就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武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学者把“近代武汉之父”的荣誉桂冠,献给晚清的洋务重臣张之洞(1889—1907年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大力推行“湖北新政”: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促进了武汉跨越式的发展。清末武汉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在全国仅次于上海,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孙中山则赞誉张之洞为“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材料二 1926年11月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迁都武汉。但蒋介石反对迁都武汉,竭力主张迁都南昌,他提出的理由是:政治应与军事配合,党政中央应与总司令部在一起……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武汉。而蒋介石却在1926年l 2月31日宣称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已迁至南昌,并截留经过南昌的国民党中央执委和国民政府委员……1927年1月3日,武汉政府举行国民政府北迁和北伐胜利的庆祝大会,而蒋介石致电武汉称,根据南昌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以及北伐军发展情况,主张国民政府暂设南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大力推行“湖北新政”背景。毛泽东为什么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孙中山赞誉张之洞为“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什么广州国民政府要迁都武汉?蒋介石反对迁都武汉说明什么问题?
(4)为了继续推动革命向前发展,武汉国民政府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3月,孙中山以大总统下令禁止缠足,像这种在中国持续了近千年的劣习被彻底废除。“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摘编自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材料二 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摘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法令”
(1)根据材料一分析,作者对“禁缠令”持什么态度?其主要理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中华民国“剪辫法令”颁布的背景。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剪辫子的具体要求。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分析指出促进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材料二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瞻(供给),则必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荀子
材料三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袁伟时《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
材料四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八十三天皇帝梦破灭了。——《鲁迅全集》
材料五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儒学中“礼”的价值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康有为“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袁氏美梦破灭的原因。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大文豪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祠,是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宗族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明清两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祠堂逐渐成为各地民间建筑中的代表。
材料二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在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材料三
(1)宗祠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现象有何积极影响?
(2)晋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这一现象有何消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2中建筑的出现反映的历史现象。
(4)有人认为: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拆除古建筑。也有人认为:古建筑是优秀文化遗产,要加以保护。你认为应怎样合理对待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