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测卫星沿地月转移轨
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 |
B.如果已知“嫦娥一号” 在轨道Ⅲ运动的轨道半径、周期和引力常数G就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 |
C.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受的万有引力小于该点所需的向心力。 |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重力 |
B.质量、路程、速率、时间 、弹力 |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摩擦力 |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平均速率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
一轻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25.0 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部分位于筒内),如图上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弹簧的长度,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
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
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
变化的图线如上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弹簧的原长
=______m.
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推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 )
A.物体的质量 |
B.斜面的倾角 |
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 |
D.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 |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不变而大小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可能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
B.不可能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
C.可能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运动停止 |
D.不可能速度不断减小到零后,又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 |
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 |
C.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7.5 m |
D.小车做曲线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