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
C.是在美国政府倡导第三条道路进行经济改革后提出的 |
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并取得一定效果 |
1289﹣1304年,在英国辛德雷克庄园中,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只有 的诉讼最终通过庄园法庭裁决。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据此可知,该庄园法庭( )
A. |
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 |
B. |
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 |
C. |
重视维护庄园秩序稳定 |
D. |
依据大陆法裁决庄园经济诉讼 |
如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 )
A. |
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
B. |
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 |
C. |
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
D. |
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 |
1956﹣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译著中,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为主,但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数量增长很快。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专家的人数和比重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三线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
B. |
科技交流摆脱冷战影响 |
C.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
D.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 |
如图海报由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上海市推销委员会于1950年11月绘制。当时创作这幅海报意在( )
A. |
号召青年积极参军支前 |
B. |
倡导银行储户购物消费 |
C. |
动员民众支援国家建设 |
D. |
打击投机商人倒卖公债 |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
A. |
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 |
B. |
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
C. |
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
D. |
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