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章炳麟,原字枚叔,因敬慕顾炎武(名降)、黄宗羲(字太冲),改名降,号太炎。胡汉民原名衍鴻,参加革命后改名汉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蔡元培本字鹤卿,后改字孑民,表示为炎黄的孑遗之民。这些辛亥革命之士的改名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思潮是

A.排满兴汉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自由平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安石“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监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农民坏于差役,……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勤忧而国不强。”(《续资治通鉴》)王安石为改变这些现状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革科举考试②实行将兵法③实行农田水利法④实行募役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 B.对外战争频繁,政府负担沉重
C.出现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 D.赋税徭役繁重,百姓困苦不堪

陈寅恪在《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他主要说明的是

A.汉族非常颓废,要学习少数民族的“野蛮精悍”,才能“扩大恢张”
B.唐朝建立者李渊父子实际上是少数民族后裔,具有大胆开创精神
C.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D.汉族在历史上应该不断融入少数民族血统,才能够走向辉煌鼎盛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孝文帝针对这些突出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实行均田制,缓和阶级矛盾②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③实行俸禄制,严惩贪赃枉法④推行鲜卑汉化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河北宣化北魏鲜卑贵族墓中的舞乐佣,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快
B.鲜卑民族娱乐生活丰富
C.当时鲜卑雕塑艺术领先
D.直观感受鲜卑民族生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