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瞿林东在《中国史学散论》中指出“一个民族、总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这是因为,历史不仅可以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现实状况,而且还可以揭示他的未来的方向。”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阐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B.阐明了对历史的重视
C.阐明了对现实的关注 D.阐明了史学家的政治眼光
1959—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果,“七分人祸”包含:①决策者的失误②连年自然灾害③1958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③ |
标语口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口号出现于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是
A.“要赶美超英” | B.“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
C.“打倒孔家店” | D.“科技兴国” |
|
下列内容符合右图所反映的形势特点的是()
A.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
B.发展才是硬道理 |
C.抓革命,促生产 |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下图所示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事件反映出
A.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 | B.全国性土地改革的完成 |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 D.对私人工商业的改造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同以往的土地政策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 | B.保护民族工商业者 |
C.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 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地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