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是《共产党宣言》观点的是
|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
| B.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
|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 D.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Hobsbawm)说:“若无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何者是最恰当的理解?
| 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
| 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
| 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
| 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
CCTV《公司的力量》解说词叙述: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在掌握石油行业的10年中,日常用油的价格降低了80%。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却说:“从某些方面看,人们争议的不是垄断本身,问题是他们过度阻碍了新的竞争者进入。”可见垄断组织的出现
| A.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 B.根本上保障了消费者利益 |
| C.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 D.导致了企业间的竞争减小 |
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 B.资本积累的完成 |
| C.科学技术的进步 | D.市场的需求 |
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
| 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
“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 | 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 |
| 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 |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