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代学者指出:“光武中兴,贤主也。其不任三公,政归台阁,欲使权不下移,政由上出也。”他所说的光武帝“政归台阁”是指哪一项举措?
A.起用布衣为相 | B.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
C.设内阁 | D.以丞相领政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 B.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
C.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 D.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
《联邦党人文集》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将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 | B.争取民族独立 |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 D.建立民主制度 |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在西方代议制确立的过程中,没有被真正“关在笼子里”的是
A.英国国王 | B.美国总统 |
C.德意志帝国皇帝 | D.法国总统 |
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因此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 | B.1787年宪法 |
C.《权利法案》 | D.1875年宪法 |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