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后再换用高倍镜 |
B.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此时可开大光圈或将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
C.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观察目标在视野右上方,此时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
D.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使用显![]() |
乙酰胆碱是一类常见的神经递质,它通过突触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线粒体的活动加强 |
B.乙酰胆碱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
C.乙酰胆碱在组织液中扩散 |
D.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
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主要是
A.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
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 |
D.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
下列有关动物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 |
B.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血细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
C.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正常分化,实质是诱导其基因发生突变 |
D.自体干细胞移植通常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
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投放一定量的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全部被吃掉)。分批移走水蚤,移走水蚤的总量即水蚤的收获量。水蚤收获量/藻类投放量为能量转化效率。移走比率(每批移出水蚤数占总数的比率)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①②分别表示移走的是成年水蚤、幼年水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的 |
B.水蚤收获量总是小于藻类投放量,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引起水蚤个体的死亡 |
C.移走成年个体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主要原因是移走成年个体使种群趋向增长型 |
D.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不能表明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
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
D.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