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要求: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 图,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是
。
(2)简要分析甲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3)简要说明乙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
年平均降水量 |
年太阳辐射总量 |
无霜期 |
|
甲地区 |
<30 mm |
70-110亿焦耳/米2·年 |
365天 |
乙地区 |
>1000 mm |
40-50亿焦耳/米2·年 |
220—250天 |
(1)说明A、B两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B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
(2)甲乙区域农业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3)甲、乙两区域在石油工业发展现状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是什么?为什么?
下图是从极点上空看到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所示日期为________。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________。
(3)写出太阳直射点坐标:纬度________,经度_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点。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点。
(5)早晨6点的是________点。(填字母)
(6)A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点。
(7)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90°的是________点。(填字母)
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至D点时,日期是________,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此时接近__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
(3)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大庆市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读图给出地轴和太阳光线,完成下列各题。
(1)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4)在图中画出黄赤交角,并标注黄赤交角的度数;
读太阳系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
(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具有高智慧生命的星球,地球具有生命的条件是
外部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内部条件: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