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硫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则图中标号    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如果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5 kg,至少需要生产者提供    kg。
(3)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形式进行;碳在生物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以       形式流动。若大气中二氧化碳迅速增加,会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4)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应有       。短时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硫迅速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利用。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102千焦/m2/年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0.9
0.3
0.6
D
141.0
61.9
79.1
E
211.5
20.1
191.4

分析回答:
(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澳洲草原广阔,天然牧草资源十分丰富。自1925年起,从印度和马来西亚引入当地没有的牛、羊等家畜,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后,千万头牛的粪便覆盖了草场,牧草大量枯死,同时蝇子蔓延,成为澳洲牧区的一大公害。整个澳洲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后来从亚洲引进蜣螂,它们把牛粪滚成团搬运到地下,既消除牛粪又肥沃土壤,还控制了蝇子,有效地解决了生态危机问题,使澳洲草原又呈现生机蓬勃的景象。
(1)上述事实表明,在引进牛、羊前,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呈现________状态。
(2)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人们引进牛、羊的目的是                。
(3)引进牛羊后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蜣螂是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类群的重要成分。
(5)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               。
(6)引进牛、羊发生生态危机这一事实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煮稻草所得的液汁放入大果酱瓶A中,放于野外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出现细菌、绿藻、丝状蓝藻、原生动物和一种小虫。持续观察两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几乎没有变化。另取一只大果酱瓶B,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和蛋白质水解物的溶液,从A瓶中吸取数滴液体加入B瓶中,定期在显微镜下检查B瓶内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在第50天时滴入数滴一定浓度的DDT,继续观察,发现生物个体数开始变化。开始小虫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不久蓝藻和绿藻开始减少。请分析回答:

(1)持续观察两个月后的A瓶可看作是一个处于________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组成________,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相互联系。
(2)据上图分析,B瓶中细菌在最初几天数量剧增的原因是           。这几种生物中二者间存在着取食和被食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入DDT后,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1)若在上图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刺激B点,B点膜电位变为,而记录仪检测到的结果是下图中的()。

(2)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变化)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右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如果该图中的免疫细胞代表T细胞,则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精神因素能使T细胞活性下降,从而导致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降低的原因是
②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这充分说明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某同学认为一种植物(N植物)的提取液对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小白鼠为研究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步骤:①选择一只健康的小白鼠,让小白鼠感染SARS病毒。
②在喂养小白鼠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N植物提取液,观察小白鼠是否出现患病症状。
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存在明显的不科学之处,请指出两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