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中,“住”是一个重要因子,为了适应环境,在民居建筑上有各种不同的特色。下列建筑特色中,不属于从适应环境方面考虑的是
A.气温年较差越大,墙壁越厚 |
B.年降水量越大,房屋屋顶坡度越大 |
C.文艺复兴以前,欧洲教堂多为尖顶,文艺复兴之后,教堂顶部趋于圆穹式 |
D.我国南方较北方房屋的进深和高度都大 |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 )
A.3月 | B.5月 | C.9月 | D.11月 |
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上市较迟 | B.水源丰富 | C.离市场近 | D.病虫害少 |
加工出口区是由政府在本国境内划出一块区域以供厂商在该区域内从事外销品加工、装配或制造之用。区域内厂商生产所需进口到该加工出口区的机器、物料、原料、半制品等,可免除关税,其产品限于外销。读下图,全球加工出口区(图中黑点)星状投影局部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亚洲及拉丁美洲加工出口区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泰国、阿根廷 | B.印度、巴西 | C.中国、墨西哥 | D.越南、智利 |
全球加工出口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为()
A.交通便捷之处 | B.多分布在南半球 |
C.靠近矿产蕴藏区 | D.临近消费市场 |
许多国家开发加工出口区,其主要目标是()
A.进口替代 | B.环境保护 | C.资源管理 | D.创增外汇 |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读下图,“2012年中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吉林高于河北 | B.山西高于河南 |
C.青海高于甘肃 | D.安徽高于福建 |
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轻型化 | B.劳动力资源丰富 |
C.森林覆盖度较高 | D.离国际市场较近 |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98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和1989年—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图中从左往右依次为耕地、林草地、水体湿地、盐碱地、荒漠(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89年—2010年该区域( )
A.水体湿地减少的面积超过耕地增长的面积 |
B.大量盐碱地被改良成农业用地 |
C.荒漠面积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
D.毁林开荒及过度放牧现象严重 |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东部 | B.三江平原中部 |
C.准噶尔盆地南部 | D.四川盆地中部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是对我国河西走廊地区葡萄酒盛誉的浓缩。下图为河西走廊某地区等值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地与法国波尔多同属位于38°N的全球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葡萄种植久负盛名。甲地与波尔多气候相似之处表现在( )
A.气候类型相同 |
B.距海近,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
C.夏季天气炎热,日照充足 |
D.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葡萄生长 |
该地区( )
A.降水较少,自南向北递减 |
B.受地形影响,降水高达2000mm以上 |
C.同纬度西部降水比东部少 |
D.东北部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水量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