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
B.甲株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 |
C.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
D.丙株侧芽生长素含量少、抑制生长 |
对于一个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
B.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C.其内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
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高度不育 |
递质发挥完作用后需要被灭活:有些递质被相关的酶分解,有些递质被膜上的转运体回收。如图为某药物A干扰递质回收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递质的受体,和递质转运体一样,都是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质或蛋白质 |
B.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①中,当突触前膜上电位转变成外正内负时,递质就会释放出去 |
C.图中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时,需要相应的载体并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 |
D.若图中递质是一种抑制性递质,则药物A会使突触后膜产生持续性兴奋现象 |
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
B.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
C.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
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
C.ATP 的合成和水解 |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
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中含两个神经元,两个突触 |
B.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
C.若抑制细胞呼吸,则会影响兴奋由I到Ⅱ的传递 |
D.刺激b或d上某点,a、c处均可检测到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