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的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A.新中国的成立 | B.三大改造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
A.扬州 | B.泉州 | C.明州 | D.广州 |
明朝中后期,苏州纺织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
A.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 B.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 |
C.出现控制手工业的包买商 |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下列哪一现象不是宋代城市发展的表现
A.坊和市的界限已经被打破 | B.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
C.类似后世汇票飞钱出现 | D.市内店铺林立 |
柜坊被视为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因为它
A.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 | B.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
C.印制纸币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流通 | D.发放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
“商人”的称呼源自
A.善于经商的商朝人 | B.商鞅变法中对经商之人的称呼 |
C.丝绸之路开通后对阿拉伯人的称呼 | D.唐宋时期对外国来华贸易人的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