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如图所示,在做《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和双缝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用直尺量得双缝到屏的距离为80.00cm,由双缝上的标识获知双缝间距为0.200mm,光波波长为6.00×107m。若调至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螺旋测微器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如图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mm,此明条纹的序号定为1,其右侧的明纹序号依次为第2、第3、……条明纹。从第1条明纹中心至第6条明纹中心的距离为       mm。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同学要探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他的实验如下:
如图,在一个水平固定的粗糙杆上套有一小球,小球与杆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小球和固定端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右端和小球不固连,现用力推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x后,再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向右运动距离s后停止(此时小球已离开弹簧),设水平杆足够长,多次重复以上步骤,记录s和相应的x数据如下:

弹簧压缩量
x/cm)
3.00
4.00
5.00
6.00
7.00
小球滑行的距离(s/cm)
4.50
7.99
12.50
18.01
24.50


(1)写出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滑行距离s的关系式
(2)由表中数据,可得sx的关系是
(3)由(1)、(2)的结论得到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的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6分,第18题8分,第19、20题各12分,共3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为打下的第1个点,B、C、D、E为距A较远的连续选取的四个点(其他点未标出)。用刻度尺量出B、CD、E、A的距离分别为s1=62.99cm,s2=70.18cm,s3=77.76cm,s4=85.73cm重锤的质量为m= 1.00kg;电源的频率为f=50Hz;实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为了验证打下A点到打下D点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则应计算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打下D点时重锤的速度vD="____" m/s;
(2)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J;
(3)重锤动能的增加量ΔEk=J。
(4)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D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取双缝间距d="0.5mm," 双缝光屏间距离L=0.5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图象如图,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则图中A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B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单色光的波长为m。

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5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
(1)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m/s,重锤的动能EkB=
J。

(2)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J。
(3)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4)如果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应是什么形状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线的斜率表示什么?
.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则
①该摆摆长为_______cm,周期为s
②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2)在一次用单摆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b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m. 秒表读数__________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的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根据图中的数据点作出T2L的关系图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