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市场而发动 B.侵略者都曾进犯过京津地区
C.战争期间都烧杀抢掠,犯下了滔滔罪行 D.战后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是“十二五”关键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同之处是(  )。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模式
将中国近代史看作
①“冲击—反应”模式
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
②“侵略—革命”模式
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
③“早期启蒙”模式
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其中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的是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③ D.①和②③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C.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D.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