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DNA分子中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互补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数的( )
A.26% | B.24% | C.13% ![]() |
D.12%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
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
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
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 |
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 |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
B.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