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除去溴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碘化钠:加入氯水充分振荡后,再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 |
| B.用结晶法提纯NaC和KNO3的混合物中的KNO3 |
| C.用蒸馏法分离汽油和柴油混合物 |
| D.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 |
| B.Z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比Y元素的小 |
|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
| D.Z的化学活泼性一定比X强 |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合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显碱性 |
| C.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加热后不会复原 |
|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A、B、C、D、E 五种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只有D为金属,A 与D 同主族,C与E同主族,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 倍,D+与C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氧化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
B.A与D同属碱金属族
C.C的氢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D.离子半径:D+>C 3-
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饱和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红褐色液体时,停止加热,制得Fe(OH)3胶体。 |
|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硝酸,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
| C.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
| D.在含Fe2O3、FeO、SiO2、Al2O3的矿石中,制备Fe2O3方法:可先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再将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
| B.丙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
| C.将饱和Na2CO3溶液加入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然后分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
| D.利用葡萄糖能跟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物质,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