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______。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上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a、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物激素Y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植物激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图乙表示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若图甲中的基因R所在的DNA进行复制,其中的氢键会发生断裂,该断型过程需要的条件是 ,通过复制形成的子代DNA有两条链,一条来自亲代,一条是新形成的子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
(2)写出图乙下列代号所表示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② ;④ 。
(3)图乙中从①到④的过程即是图甲中的过程[ ] ([ ]填图中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4)图乙中合成产物⑤的过程即是图甲中的过程[ ] ([ ]填图中字母,横线上填文字),其原料是[ ] ([ ]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文字),该过程的产物除了⑤外,还有 。
(5)当基因R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后,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而使 增多,导致种子较甜,其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
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形与实验,请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Ⅰ.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性别为 ,判断的理由是图 .(甲、乙、丙、丁)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 ,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 .
(3)曲线图中BC形成的原因是 ,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 细胞.
II.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龙胆紫溶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取材:用 作实验材料。
(2)制片: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解离固定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 。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
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有一种三体番茄,其第6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为___ __ _,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2次所得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形成属于_______________。
(3)与正常的番茄杂交,形成正常个体的几率为________。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其原理是此过程中会出现_________。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F2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理论上有______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___。
(3)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_____性遗传病。
(2)Ⅲ-9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只患一病的概率是 ,患病的概率是 。
(4)婚姻法规定,应禁止_________结婚,以降低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