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
模式1 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
模式2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的现象。
(2)下图表示是某池塘中鲢鱼平均尾重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生物体的生长呈_____型曲线,根据图示结果,最佳捕捞时间是在投放后的_______个月左右。

(3)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_________,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
(4)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辘方案如下:
( l )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人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 B 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 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当病毒再次人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
②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存活率

真核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式为:2分子丙酮酸+6分子水---6分子二氧化碳+20[H] ,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方法:
步骤一:取新鲜肝脏用某试剂处理,分散成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14C标记的C6H1206及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人两支试管内.
现象:1,2两支试管变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中.
乙:方法:
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方法步骤一中的处理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甲实验方法的两处错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现给你如下试剂: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商表示:呼吸商(Q)=,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商,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1、2、3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图1--2所示。

(1)由于发芽蚕豆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请根据1号图及题干中的器材与试剂,说出2号图装置与1号图的不同之处_______,以此可以测出________量。
(3)若1号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商计算式为:__________如果呼吸商小于1时,说明____________。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须设3号装置,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3号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右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还利用上述装置1,则需要注意:
1)实验的变量因素是__________;实验试剂选用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十分合适的某光照强度条件下,实验进行一定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A,则该墨滴一定向 _______________移动。
3)如要知道较高光照强度下真正的光合作用气体变化量,还需进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光合作用的变化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表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时间(d)

14.0
6.5
3.9
2.8
1.5
1.5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据表回答:
(1)鱼受精卵孵化率在50%以上时,其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鱼受精卵开始孵化的最低温度所在的区间为                    。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               
(2)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由此说明该种鱼的受精卵对温度的耐受性特点是                                     
Ⅱ。下面是一个探究激素甲是否能引起已阉割成年雄性小鼠求偶行为的实验及结果预测。请回答:
(1)选取一批已阉割的无求偶行为的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注射       溶液作为实验组;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2)预测实验结果:若                   ,则表明该激素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若                       则表明该激素不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听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