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责任。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西南地区人民的“渴” 望成为希望;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矿井下生命存活的渺茫变成生还的奇迹。这表明(    )
①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②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是巨大的      
③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④价值判断是以价值选择为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当市场某商品价格处于P1时,该商品供求状况如何?企业应如何应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商品处于卖方市场,企业应适当扩大生产规模
B.供求基本平衡,企业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该商品供不应求,其替代品的生产企业应缩小生产
D.该商品供过于求,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预存话费送手机”的广告。作为精明的消费者,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类优惠。商家“送”手机的根本动机是

A.延长手机价值链条,拓展商业活动增值空间
B.手机进入买方市场,需要降价处理饱和商品
C.手机价格信息透明化,必然会带来恶性竞争
D.预存话费送手机,可增强消费者的消费预期

假设一种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60元。2012年某企业生产该商品10万件,2013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该企业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540万元 B.600万元 C.660万元 D.720万元

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将出台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并将超低利率期限指引延长至2015年中期。随后美联储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正式出台,美联储“印钞机”又一次加足马力。这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 B.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
C.有利于我国吸引美国的投资者 D.有利于吸引美国游客赴华旅游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