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 )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
|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
|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
隋唐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科举制与汉朝、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其进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用”之外,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还在于
| A.有利于农民通过考试而入仕 | B.有利于豪强地主巩固统治地位 |
| 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 D.有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 |
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 A.王位继承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秦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邪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
| B.齐郡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
| 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
| D.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