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来防治害虫,效果会越来越差,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诱导了害虫产生定向的抗药性的变异 |
B.农药对害虫的多种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
C.抗药害虫与不抗药害虫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D.在防治过程中,害虫种群的基因频率未改变 |
用DNA限制酶切割DNA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和切口是( )
A.一种限制酶只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有专一性酶切位点 |
B.一种限制酶在DNA双链上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
C.一种限制酶在DNA双链上识别的核苷酸序列相同,但酶切位点不同 |
D.一种限制酶在DNA双链上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和酶切位点都不同 |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
B.甲株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 |
C.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
D.丙株侧芽生长素含量少、抑制生长 |
下图甲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乙是正常人一次民生饮入1000ml清水后排尿率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ADH表示抗利尿激素,它的分泌由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 |
B.甲图中显示ADH合成、分泌量发生变化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
C.图甲中a、b、c分别表示促进、抑制、促进 |
D.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引起图乙中A→B结果由ADH合成、分泌量增加引起 |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
B.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
C.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 |
D.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 |
B.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进行DNA复制 |
C.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 |
D.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