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两个家族的系谱图。一个家族中有早发家族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另一个家族中有红绿色盲患者,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21号染色体。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早发家族型阿尔茨海默病是显性遗传病 |
| B.I1和II6都是杂合子 |
| C.III10与III12结婚,生育表现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
| D.III13只患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异常可能源于II8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甲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番茄,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的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下列对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箱番茄呈红色 |
| B.乙箱番茄呈绿色 |
| C.乙试管中呈砖红色 |
| D.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 |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
|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
| D.温特的试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下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
| A.导致了多倍体草莓的产生 |
| B.在本实验中帮助草莓完成了授粉 |
| C.主要起到了驱虫的作用 |
| D.其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 |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的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
|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
|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
|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下表为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对照组(未作处理) |
经2,4-D处理的实验组 |
||||
| 平均结果率(%) |
27 |
100 |
100 |
100 |
100 |
| 平均株产量(kg) |
0.16 |
0.73 |
0.92 |
0.91 |
0.72 |
| 平均单果重(g) |
186 |
247 |
277 |
273 |
243 |
| 浓度(ppm) |
1000 |
850 |
720 |
630 |
A.该实验结果表明2,4-D 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2,4-D 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不同浓度的2,4-D 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过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过受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