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
| A.制度因素: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 |
| B.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
| C.领导因素: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
| D.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 |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这些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指( )
|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
|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
| C.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
|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灾荒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在礼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
|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
| C.主张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
| 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
| A.勒索大量赔款 | B.协定关税 |
| C.开放通商口岸 | D.割占香港岛 |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
|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
|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
|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