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书中写道:英国“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作者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其实质是()
| A.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化 | B.形成了资产阶级化的贵族 |
| C.产生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 D.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准备了条件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④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正确的是()
①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 A.①④③② | B.②③④① | C.①④②③ | D.①②③④ |
“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刚坐了44年时,一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这个“小国”是()
| A.日本 | B.法国 | C.英国 | D.美国 |
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