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马上要在上海市中心的滨江地区举行了,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届时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
材料2:上海,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199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1283.35万人,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
材料3: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据此回答1-4题:
下列不属于上海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的是(     )

A.位于我国最长河流长江的入海口 B.区域内地势平坦
C.交通便利,多条铁路、公路在此交汇 D.气候适宜,雨水充沛

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人口增长迅速是因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家住衡阳的李明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属于人口迁移
C.根据中心地理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这一区域的中心地
D.随着人口增多,上海的人口容量将逐渐变小

“低碳世博”反映了主办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下列符合近现代气候变化影响的是(  )

A.世界上许多物种的灭绝速度呈现减速的趋势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各地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下列关于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

A.从1953年到1990年,0~15周岁的人口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B.从1953年到1990年,上海人口增长模式一直为传统型模式
C.上海成为“老龄型”人口城市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来
D.20世纪70年代<6周岁人口比例迅速降低是因为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1世界人分布极不平衡。一般而言,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人口密集,湿热的热带雨林内部、寒冷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干旱的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材料2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亿)
人口合理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O0
200
沙漠气候
0.18
1
地中海气候
2.25
9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19
30
苔原气候
0
0.01


仔细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题。
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生物资源 C.社会经济 D.生产技术

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苔原气候

读香港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题。

1975年,香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地域类型属于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园艺业 D.乳畜业

1975年至l998年,香港地区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的原因有
①城市不断发展,土地买卖日益兴旺②政府限制农业的发展③全球变暖,不利于香港农业发展④农民进入市区寻找高收入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下图,回答题。

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 )

A.小麦种植业和牧牛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该混合农业的优点不包括 ( )

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D.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合理

下列关于影响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周围大量生产蔬菜是因为这里水源充足,可满足蔬菜用水需求
B.上海郊区建设奶牛场是因为地处亚热带,适宜奶牛生长
C.我国北方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是因为降水量少,用水紧张
D.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是因为价格太贵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完成题。

该地调整后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

A.农业结构单一,以小农经营为主 B.农民收入减少
C.粮食作物减少,经济效益下降 D.对市场适应性强

图中反映该地发展花卉种植的最有利区位因素是 ( )

A.资源丰富 B.地价便宜 C.交通便捷 D.政策支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