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各种土地利用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
A.商业用地 | B.工业用地 | C.住宅用地 | D.交通和绿地用地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影响P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 | B.地形 | C.交通 | D.资源 |
图中B地所属气候的成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
B.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C.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 |
D.地形和寒流的影响 |
BP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A.500千米 | B.1000千米 |
C.700千米 | D.900千米 |
图幅范围内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臭氧层空洞 | D.温室效应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
B.F处气压比G处低 |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D.环节④的运动方向与下垫面无关 |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
图为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
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 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
C.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 D.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
在图示气候的分布区,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
A.西南面 | B.西北面 | C.东北面 | D.东南面 |
下图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
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 |
B.②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 |
C.①洋流的性质为寒流 |
D.④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 |
下图中,甲、乙两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时,丙点的地方时最有可能是
A.3时 | B.9时 | C.15时 | D.21时 |
图8所示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B.3月
C.5月 D.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