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漫画“啊,地球出汗了”,回答问题。
(1)指出该漫画的寓意: 。
(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
(3)该漫画反映的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
。
(4)试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之道:
。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B、C两地形区的名称。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
(3)甲图中的A河段和乙图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之地,试分析导致两区域洪涝多发的的共同原因和不同原因。
(4)简述治理上述河段洪涝灾害分别应采取的措施。
2009年11月9日至12日,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等地先后出现暴雪天气。这次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雪量之大,是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之后,冷空气又将“主战场”转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雪、冻雨等灾害性天气。读我国东部地区正常年份初雪日期,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地区正常年份初雪日期
⑴雪灾是由哪种天气系统形成的?该天气系统在东北、华北地区春季容易形成的气象灾害是什么?(4分)
⑵武汉2009年初雪日期与常年有什么不同?对湖北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6分)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A所代表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模式;图B中,人口增长属于此模式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型,但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0%。
(3)在图里的“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4)将下图字母与所代表的大洲画线连接。
A大洋州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5)图里的C地区“二战”后仍以人口迁出为主,这对于缓和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定好处,但也往往造成_________________;D地区“二战”后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时间12月7日17时40分,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开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开幕时,全世界日期为12月7日的区域范围比12月6日的________(大或小);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方向)移动。
⑵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_______。
⑶在各种温室气体中,温室效应作用最大的是__________,导致臭氧洞形成的是_______,由于人类燃烧矿物燃料而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⑷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和臭氧分别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层和_____________层。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和℃。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