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1、2、3、4……为绳上的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 = 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5开始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用F1和F2拉两个弹簧测力计,将这端的结点拉至O点。现让F1大小不变,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某一角度,且F1始终处于PO左侧,要使这端的结点仍位于O点,则关于F2的大小和图中的θ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增大F2的同时增大θ角 |
B.增大F2的同时减小θ角 |
C.增大F2而保持θ角不变 |
D.减小F2的同时增大θ角 |
如图所示,楔形斜面体倾角为37°,其BC长为0.8m,AB宽为0.6m,一重为25N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要使木块沿对角线AC方向匀速下滑,(sin37°=0.6,cos37°=0.8),需要对它施加方向平行于斜面的力F,则F的大小和方向为()
A.15N沿斜面向上 |
B.15N与AB边平行 |
C.9N近似于沿DB方向 |
D.9N近似于沿CA方向 |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v –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I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
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
C.I、II两个物体在t2时刻刚好相遇 |
D.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
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秒内的位移是8m,第3秒内的位移是0.5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5秒末的速度一定等于8rn/s |
B.汽车的加速度可能小于3.75m/s2 |
C.汽车的加速度一定等于3.75m/s2 |
D.2.5秒末的速度一定等于0.5m/s |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
D.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