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1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D.对任何一类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说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2)将1ml的纯油酸加到500ml的酒精中,待均匀溶解后,用滴管取1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200滴.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200cm2,则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是 ▲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汽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②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圈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到A落地历时t1,A落地前瞬间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上前瞬间速率为v2,则
A.t1> t2
B.t1= t2
C.v1:v2=1:2
D.v1:v2=1:3
如图所示,以O作为悬点的两根轻绳a、b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0°和45°,日光灯保持水平并静止,其重力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绳的弹力比b绳大 |
B.a绳的弹力与b绳一样大 |
C.日光灯的重心一定在O点的正下方 |
D.日光灯的重心不一定在O点的正下方 |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
B.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规律是由欧姆最先发现的 |
C.最先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是牛顿 |
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 |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是从n为3、4、5、6的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四条谱线中,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
B.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6能级或n=5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
C.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则能够产生紫外线 |
D.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E.若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图a是用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图中两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L是一个自感系数足够大的自感线圈,其直流电阻值也为R。图b是某同学画出的在t0时刻开关S切换前后,通过传感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于这些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是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通过传感器1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B.乙图是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通过传感器1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C.丙图是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通过传感器2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D.丁图是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通过传感器2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