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D.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化学、物理状态有关

(2)是不稳定的,能自发的发生衰变.
①完成衰变反应方程   ▲ 
衰变为,经过 ▲ α衰变, ▲ β衰变.
(3)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科学研究表明其核反应过程是: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核后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复核发生衰变放出质子,变成氧核.设α粒子质量为m1,初速度为v0,氮核质量为m2,质子质量为m0, 氧核的质量为m3,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α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多大?
②求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在正六边形的a、c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q1,在b、d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负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q2,q1>q2。已知六边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可用图中的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是哪一条?()

A.E1 B.E2 C.E3 D.E4

如图所示,在一辆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滑块(m1m2)原来随车一起运动,两滑块与车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车突然停止后,如不考虑其它阻力影响,则两个滑块(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车起先向右运动,则可能相碰
D.若车起先向左运动,则可能相碰

如图6所示,一架在500 m高空以200 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用两枚炸弹分别炸山脚和山顶的目标AB。已知山高 180 m,山脚与山顶的水平距离为600 m, 若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2,则投弹的时间间隔应为()

A.6 S B.5 S
C.3 S D.2 S

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AB,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关系图线如图中AB所示,则()

A.μAμBmAmB B.μAμBmAmB
C.可能有mAmB D.μAμBmAmB

如图所示,ad、bd、 cd是竖直面内的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上最高点,d点为圆周上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有一个小圆环,三个圆环分别从a、b、c处由静止释放,用t1 、t2、t3依次表示各环到达d点所用的时间,则()

A.t 1<t2< t3 B.t 1>t2> t3
C.t 3>t1> t2 D.t 1=t2=t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