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分别向锥形瓶A、B中加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安装成下图甲。每隔一段时闻,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装置中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2: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C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C瓶充入N2替代瓶中空气,安装成下图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原理是
;当实验1中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绿变黄时,是否可以说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 ,
为什么? 。
(2)已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酒精发酵,另一种是乳酸发酵,并且马铃薯块茎在只有N2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实验2的目的是 ,若实验2中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 。
(3)实验1和实验2在设计上均有不够严谨之处,可能会干扰对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请给予修正。 ;
修正的理由是 。
已知水稻的光效(光能利用效率)由一对基因(A、a)控制,抗病性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光效抗病水稻的育种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纯合低光效抗病水稻(甲)
(1)水稻的低光效与高光效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而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辐射处理后得到一株水稻,检测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发现第二个密码子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问该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一定能改变吗?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在最短时间内,用乙来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新品种,为了提高其在子代中的比例,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
(4)右图表示一株水稻(Aa)中一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该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同一位点上分别存在基因A和a,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使水稻的高光效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表达,从理论上讲常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
分析如图所示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经检测,已知Ⅰ1无甲病的致病基因,Ⅰ2、Ⅱ6的家族无乙病病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1)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若Ⅱ2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鉴定胎儿为女性,但医生仍建议不要生育,原因是仍存在________的患病概率。
(3)若Ⅲ2与Ⅲ3近亲结婚,子女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为________。
(4)如果Ⅰ1与Ⅰ2生一女儿,且不患甲病。则可能是亲本之一的________在产生配子时异常。
(5)经查Ⅲ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原因是其父亲形成精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分裂没正常进行。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 min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9 |
32 |
34 |
……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乙所示曲线的________段获得的。
(3)与f点相比,e点时刻C3的合成速率________,与b点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大豆种子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
2,4-D溶液浓度(mol/L) |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
|||||
0 min |
10 min |
20 min |
30 min |
40 min |
50 min |
||
A |
0 |
0 |
1.1 |
2.2 |
3.3 |
4.4 |
5.5 |
B |
10-12 |
0 |
6.5 |
13.0 |
19.5 |
26.0 |
32.5 |
C |
10-10 |
0 |
8.0 |
16.0 |
24.0 |
32.0 |
40.0 |
D |
10-8 |
0 |
7.5 |
15.0 |
22.5 |
30.0 |
37.5 |
请回答:
(1)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组别是________(填字母)。
(2)图1的实验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有色液滴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利用表中的相关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系中绘出大豆种子细胞呼吸速率与2,4-D溶液浓度的关系图。
图2
(4)与D组相比,当2,4-D溶液浓度为10-12 mol/L时,有色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更________。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J·c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__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____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J·cm-2·a-1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____________法。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在高度上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____。
(5)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体现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