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14.5°N、15°E)海拔约300米。回答3—4题。在该地降水由多变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
| B.亚洲高压逐渐形成,势力逐渐增强 |
| C.北美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 D.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盛行西南风 |
该地8月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比4月少,主要是因为8月该地 ( )
| A.正午太阳高度小 |
| B.昼长比4月短 |
| C.受信风控制,多阴雨天 |
| D.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 |
该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
①、②、③分别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
|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
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 A.两大板块 | B.三大板块 |
| C.四大板块 | D.五大板块 |
甲、乙两处的气候类型均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 B.热带沙漠气候 |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21~22题。
关于图示中河流相关的判定,正确的是()
| A.河流自M向N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 |
| B.该河流汛期发生于7、8月份 |
| C.该河流在MN段有凌汛发生 |
| D.河流上游a处流速比下游b处流速快 |
图中MN两点之间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 ()

该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著名旅游胜地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20题。
20.图中可能有两条河流交汇的地点是()
| A.甲 |
| B.乙 |
| C.丙 |
| D.丁 |
该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5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18~19题。
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 A.西北 | B.东南 |
| C.正北 | D.正南 |
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 A.甲、乙 | B.甲、丁 |
| C.丙、甲 | D.乙、丁 |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15-17题
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
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