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著名岛屿略图(图2),图中粗黑线为山脉,M为20℃等温线。据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岛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差异 C.地形 D.洋流
2.图中20℃等温线虚线段L1、L2、L3、L4的弯曲,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Ll、L3 B.L1、L4 C.L2、L3 D.L2、L4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沿海企业不断向内地迁移。回答问题。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产业多是
A.劳动和资源密集型 | B.劳动和技术密集型 |
C.资源和资金密集型 | D.技术和资金密集型 |
这种产业转移给内地省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增加了就业困难 | B.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
C.减少了财政收入 | D.加重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
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发展的低级阶段,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很大 |
B.重化工业阶段,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C.高科技产业阶段,产业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增大 |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环境的改善 |
该图为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998年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当时的情况是
A.东部的消费量占全国3/4 | B.中部和西部的生产量相当 |
C.西部探明储量超过全国1/2 | D.西部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当 |
为缓解能源问题,保障能源供应,近年来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A.东部加大开发,实现能源自给 | B.中部和西部的生产量相当 |
C.西部提高生产量,加大输出量 | D.西部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当 |
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所给四幅图中,黑点表示乡镇、圆圈表示城市,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 B C D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国际化大都市。回答问题。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上海市建设浦东新区是因为
①上海市人口出生率高②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③经济发展的需要④解决上海市城市问题的需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1997年)为第一产业占0.8%,第二产业占62.1%,第三产业占37.1%,这说明
A.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很不发达 | B.浦东新区的农业非常落后 |
C.工业是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 D.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