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回答1-3题。
1.上海世博会上异彩纷呈的外国馆纷纷嵌入中国元素,异域风情和中国元素交相辉映,促进世界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这一盛会并不意味着 ( )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渗透与融合
D.文化交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2.上海世博园的山东馆采用雕塑的语言,蓝色曲线的造型,又融合山的厚重与海的灵动,勾勒出“海岱交融”的风貌与意境,让观众在宽松、愉悦的馆区环境中体验“登泰山观日,听圣贤教诲,到齐鲁人家做客”的情境。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3.历届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都遵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理念蕴含的哲理是 ( )
A.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相统一
C.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A.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 B.加强宏观调控 |
C.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 | D.实现共同富裕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把 ____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A.科技创新 | B.理论创新 | C.三农问题 | D.环境保护 |
2013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粮油价格快速攀升。国家动用贮备的粮油商品投放市场,稳定市场价格,这是国家主要运用_____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 | B.行政 | C.法律 | D.政治 |
针对我国当前紫砂煲市场存在的大量问题,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对市场上各种品牌的紫砂煲进行了曝光:其内胆泥料都是由普通黄土添加一些化学原料制成的。事件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事件的出现说明
A.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 | B.加强宏观调控是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 |
C.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 |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两个7%赫然醒目:今后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相应的目标分别是7.5%和5%。这“一降一升”意味着
A.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
B.我国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
C.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D.我国不再追求GDP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