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回答1-3题。
1.上海世博会上异彩纷呈的外国馆纷纷嵌入中国元素,异域风情和中国元素交相辉映,促进世界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这一盛会并不意味着  (   )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渗透与融合  
D.文化交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2.上海世博园的山东馆采用雕塑的语言,蓝色曲线的造型,又融合山的厚重与海的灵动,勾勒出“海岱交融”的风貌与意境,让观众在宽松、愉悦的馆区环境中体验“登泰山观日,听圣贤教诲,到齐鲁人家做客”的情境。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3.历届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都遵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理念蕴含的哲理是  (   )
A.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相统一
C.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1个年头聚焦“三农”问题,焦点直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生态环境等制约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瓶颈”。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文件指出,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坚持和完善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生态保护红线,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有利于()
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②变革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价格
④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确保农民种粮收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的先导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2014年3月1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称,存款利率放开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计划在近一两年内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将会()
①打破银行垄断,加剧金融市场竞争
②提高银行服务水平,维护银行客户正当权益
③大幅增加银行利润,社会融资成本降低
④在短期内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掀起新一波“韩流风”,武汉的“星星迷们”计划组团前往韩国展开“寻星之旅”。他们通过支付宝在网上成功订购武汉-首尔的飞机票,并预订宾馆,费用从他们的借记卡中扣除。这一支付过程包含的经济学现象有()
①转移支付②电子货币③转账结算④信用透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一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这是因为()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很容易被耗损
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③商品的价值只能在商品交换中得以实现
④生产者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认可是成功跳跃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交点E0和E1为均衡点)。不考虑其他条件,与E0→E1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一致的是()

A.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
B.汽油价格上调,钢材价格上涨,引起汽车供求波动
C.“单独二胎”政策放开,母婴用品的供需发生变化
D.京广高铁通车,航空公司缩减航线,该线路飞机票价调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