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党和政府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统一,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主题探究活动,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促进收入分配合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图1 2005~2009年我国GDP、 图2 2005~2009年我国劳动报酬
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对比 和企业盈余占GDP比重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48。
(1)请你揭示图1和图2(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从生产与分配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
材料二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2009年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绝不因为大事要事多就减小保民生的力度,绝不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就降低保民生的标准,绝不以各种借口减少保民生的投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做好“保民生”的各项工作,全市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10年又在全市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执政为民、廉洁高效”集中教育活动,确保“惠民生”任务的落实。
(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材料三 让文化阳光普照全民,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
近年来,山东省以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为目标,加大投资加速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场馆免费对外开放、建农家书屋、乡村社区文化站点安装卫星接收系统接入互联网等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抓好大型、导向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全运会,实现文化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事业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实惠,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
(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山东省是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的?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8分)
新疆发展迎历史性机遇, 17万浙商布局新疆谋划新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是制造大省,有产业,缺资源。新疆是资源大省,有资源,缺产业。浙江有丰富的市场主体,新疆有广阔的市场腹地。浙江按照中央部署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9市县、农1师阿拉尔市,将以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为基数,按0.5%的比例及后续年增长8%的要求落实对口支援的财政资金,第一批对口支援项目100个左右,约17亿元资金,帮阿克苏地区培育产业,集聚浙企建浙江企业为主的“浙江产业园区”,通过浙江和新疆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来发展阿克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材料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生态的重要基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作为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新疆自治区各民族专家共同努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进一步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力度,根据木卡姆的分布情况,全区统一规划、建设了10个传承中心,为“十二木卡姆”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和繁荣。
材料三:温州某校新疆班同学举办沙龙,诚邀你的参与,畅谈“民族团结”、“新疆发展迎历史性机遇,谋划浙江新疆共发展”,“绿色低碳新疆”等。
3) 有人说,浙江支援新疆发展主要依靠政府配置资源。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12分)
5)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简要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0分)
7) 结合材料三,请你从公民角度列举出你的发言提纲。(10分)
从1949年到2009年,历史的车轮跨越了一个甲子。回眸凝望,60年上海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
表一:上海GDP变化(单位:亿元)
1949年 |
1959年 |
1992年 |
2006年 |
2008年 |
|
GDP |
20.28 |
128.49 |
1114.32 |
10366.37 |
13698.15 |
注:上海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例:1949为7.2 :47.1 :45.7,2008年为0.8 :45.5 :53.7。
表二: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 (单位:元)
1978年 |
1985年 |
1999年 |
2008年 |
|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406 |
1075 |
10932 |
26675 |
表三: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
生存消费 |
发展和享受消费 |
其他 |
|
1980年 |
56.1% |
22.2% |
21.7% |
2008年 |
36.6% |
42.2% |
21.2% |
(1)表一、表二、表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对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加以分析说明。
在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预计将达到97910亿(包括9000亿的赤字),支出接近10万亿,此数字比2010年预算支出多了13000多亿。相比2010年,2011年财政支出增速大于财政收入增速。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表示,2011年支出方面,增支政策较多,目前已经明确需要大幅增加的支出有五类,分别是教育投入、农民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医疗机构、社保投入、保障房建设和水利建设。
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哪些作用?(7分)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材料二 《浙江省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六条举措: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调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促进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夯实文化消费基础,通过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加大对新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政府采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完善文化市场体系,通过加强文化产品和市场建设和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四是提升文化科技含量和文化品牌建设,增强浙江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五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培养、引进和管理,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六是扩大文化对外贸易,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文化市场。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举措对推动该省文化发展的意义。
(3)有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只要按政府规划做就好了,不必考虑老百姓的需求”。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并举二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