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关于四部文学作品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丹麦英国法国爱尔兰 |
B.戏剧诗歌小说歌剧 |
C.19世纪现实主义 19世纪浪漫主义 20世纪现代主义 20世纪现实主义 |
D.批判社会问题想象丰富手法夸张表现客观世界集中表现自我 |
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 | C.人民公社 | D.“一五”计划 |
有学者认为:“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尚有相对而言的独立性和抗御蒋的实力及脾性’,蒋张二人形式上是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实质上却是‘平等的同盟关系’,‘中央无法强迫张学良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A.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 |
B.张学良对东北三省的沦陷负有一定的责任 |
C.张学良是一个实权派和真正的抵抗主义者 |
D.中国军队对日本即将发动的侵略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
在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中,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
中国地名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以地理上的山河命名,有的以政治因素命名。如山东古代指崤山以东的地区,现在指太行山以东的山东省。下列地名以政治因素命名的是()
A.河南 | B.南宁 | C.洛阳 | D.江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