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 .
江行
(宋)严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与东吴生相遇
(唐)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①平。
【注】①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这首诗构思巧妙,请赏析其构思艺术特色。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
东溪①
梅尧臣(宋)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②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往不得,簿暮归来车马疲。
【注释】①东溪,即宛溪,在安徽宣城县.②野凫:野鸭请联系首句的“发船迟”与尾句的“车马疲”,做简要赏析。(3分)
历代诗论家对颔联极为赞赏,请从情与理的角度简要分析之。(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颈联除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两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本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4分)
本诗表达感情含蓄委婉,请结合下阕对此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针对刑警的做法,写一段评论(可赞同也可否定),100字以内。
“丢、丢、丢手绢……”这个“古老”的游戏现在基本绝迹。但2010年1月28日晚上,南京浦口的一位警察和几十个大学生在黑暗中玩了一回这样的游戏,是为了帮一位女大学生找回被盗的手机。
28日晚上,泰山新村派出所接到辖区一大学女生的报警。这名女生当时在教室上晚自习,出去上洗手间回来发现放在课桌上的手机不见了。刑警李明月立即赶往现场,报警女生说自己去洗手间的时间很短,同学也反映在这期间,无人离开过教室。因而这名女生请求在教室里的同学都不离开后报了警。刑警李明月判断手机应该还在教室里。报警人提出:让每位同学翻开自己的书包和口袋,证明清白后再离开教室。
刑警李明月并没有满足报警人的要求,他询问了手机型号和价格后,发现倘若按照盗窃赃物认定价值的话,这部被窃手机仅值数百元。
李明月在和学校领导沟通后,有了主意。他对学生们说道:“这位同学手机丢了,肯定是哪位同学无意中把它当成自己的手机了。但这位同学误会了,还报了警。如果让拿手机的同学当场还回来,可能解释不清楚。这样吧,我们做个丢手绢的游戏。”“关灯,大家都离开座位,围成个圈。”20多名大学生按照李明月的要求,离开了座位,参与到游戏中。
“丢、丢、丢手绢……”同学们一边喊着,一边拍手,一个接一个同学转着圈,回到自己座位上。在这个过程中,民警给学生讲起了自己办案的小故事以启发学生的道德思维。10分钟后,见大家都返回座位了,刑警李明月示意开灯。李明月对课桌进行搜寻,果然在一张课桌抽屉里,发现了一部手机。经确认,这正是失窃的手机。据推测,“小偷”在做游戏时,悄悄将手机放在了抽屉里。“手机找回来就行了,警方和校方也不想追究是谁拿走的,大家都是大学生,不要为此事影响自己的学业。继续自习吧。”李明月说完便与同事离开了教室,但长久的掌声却一直回荡在教室外的长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