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6~8题。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 )
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 | 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
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变暖 | 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
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 | B.四月 | C.七月 | D.十一月 |
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 B.缺少枯枝落叶 |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
读图4,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气压带,
表示风带,完成16题。
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 ( )
A.![]() |
B.![]() |
C.![]() |
D.![]() |
亚洲高压强盛时 ( )
A.正值我国的夏季 |
B.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
C.印度一带盛行西南季风 |
D.太平洋北部受低压控制 |
2006年夏天,重庆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是189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读图回答13—14题。导致重庆地区严重干旱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该类型天气系统控制下,我国通常出现的干旱现象是()
A.华北地区的春旱 |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
C.东北地区的春旱 | D.西北地区的夏季干早 |
下列大气环流图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图3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