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读下图“新疆南部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28-29题。
28.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环盆地以维吾尔族人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B.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山前冲积扇平原分布
C.环盆地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
D.环盆地有大小不同不连续的绿洲分布
29.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
C.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D.地质灾害频繁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常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存在许多商业网点。回答26-27题。
26.商业街选址一般在
A.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居民区内
B.一个城市的几何中心
C.城市市区环路边缘或城市边缘的交通便捷处
D.地形开阔平坦处或河流的交汇处
27.有关商业网点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寺庙、居民密集点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B.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商品种类的地区差异,从而形成了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及商业网点
C.商业网点的形成发展以自然环境为前提,不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D.随着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原来没有商业网点的地区会产生新的商业网点
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被称之为“钢铁露天路”,备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10月15日在拉萨火车站举行贯通典礼仪式。预计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据此回答24—25题。
24.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是( )
A.促进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扩大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经济腹地
C.加快西藏油气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和输出
D.合理布局全国铁路网
25.地形地貌条件是决定青藏铁路选线的重要因素,青藏高原的中部地区和东南边缘地带地貌的差别主要有( )
A.青藏高原中部戈壁广布,东南边缘地区石峰林立
B.青藏高原中部有溶洞分布,东南边缘地区地下暗河典型
C.青藏高原中部的河谷宽浅,东南边缘地区的河谷狭深
D.青藏高原中部冰川侵蚀地貌广布,东南边缘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典型
北京时间2003年12月30日3时许和2004年7月25日15时5分,我国“双星计划”的人造卫星“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分别在西昌、太原两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双星计划”是我国科学家提出的首个国际空间合作探测计划,“探测一号”卫星主要对赤道附近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探测二号”卫星主要探测极地上空的空间环境。根据上述材料回答22-23题:
22.下列有关我国在西昌建立卫星发射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昌并不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基地
B.基地位于高海拔地区,经常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具有最佳的发射条件
C.基地处于较低纬度地区,距赤道近,有利于火箭较快进入轨道,节省燃料
D.每年夏半年是西昌卫星基地的最佳发射季节
23.有关“探测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公转角速度为150/小时
B.它的公转线速度与地球赤道上某点的自转线速度一样
C.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D.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8月12日晚八点钟,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的中心,在浙江温州一带登陆。读台风“云娜”移动路线图,回答21题。
21.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多形成于赤道洋面 |
B.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 |
C.越往台风中心,风力越强,降雨强度越大 |
D.台风能引起海啸和暴风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