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气候 C.土壤 D.水源
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晨线,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心点,晨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此日a点的地理坐标为(74°24′N,150°E)。完成下列以下问题。a点与c点的经度数相差()
A.0° | B.90° |
C.160° | D.180° |
此日过后,a点向北移动,则b点()
A.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长变长 |
B.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长变长 |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长不变 |
D.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长不变 |
读下图,完成下题。若上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 B.8:00 |
C.16:00 | D.20:00 |
若上图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 B.3月21日15:20 |
C.9月23日3:20 | D.9月23日15:20 |
如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回答下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51米
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东北向西南
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东南
D.C处可能形成瀑布下列选择中最佳的是( )
A.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B.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C.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下表是我国某地的地理信息,回答下题。
经纬度 |
海拔(米) |
7月平均气温(℃) |
1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104°E,31°N附近 |
505 |
25.8 |
5.6 |
976 |
该地所在地形区()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 B.喀斯特地貌发育 |
C.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 |
该地与1200E,3l0N相比,1月平均气温较高,原因是()
A.北部有山脉屏障 | B.受海洋的影响大 |
C.海拔较低 |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读图,回答下题: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
A.降水较少 | B.气温较高 |
C.风力较弱 | D.光照较强 |
夏季,S市主要受 ( )
A.季风影响 | B.西风带影响 |
C.低压控制 | D.高压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