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格认为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最为持久的理由是①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了基础②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③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④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 A.①②③ | B.②③ |
| C.①③ | D.③④ |
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萧条的原因之一是( )
| 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 | B.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 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 | 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 |
“英国光荣革命在—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作者强调中国民主制度建设( )
| A.应该考虑历史传统因素 | B.必须借鉴英国民主革命经验 |
| C.要走独立自主创新之路 | D.与美国的民主之路大相径庭 |
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
| 第一卷 |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
| 第二卷 |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
| 第三卷 |
…… (1865~1895) |
| 第四卷 |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 (1895~1900) |
| 第五卷 |
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
A.早期现代化的尝试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
| 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
|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
| D.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
|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