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导致成为“丧家之犬”等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不符合封建社会时代潮流 B.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C.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D.思想观念相对保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战国时期的变法和春秋时期的改革
①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③改革的性质完全相同 ④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的是

A.管仲 B.商鞅 C.李悝 D.吴起

春秋时期,齐国进行赋税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经济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唐朝的文化对日本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A.铸铜和制铁技术 B.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C.文字和建筑 D.佛教和儒学

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这里“飞跃”的实质是

A.建立了天皇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 D.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